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赵魏为诸侯今从纲目例书
庚辰安王元年(是年楚悼王类元七三年秦惠公韩烈/侯取赵武公元 年宋休公田郑康)

(公乞元命八年晋孝公颀元文十六年齐太公元田和/初受王 为诸侯秦出公韩 侯赵敬侯章魏武侯击)
(元肃十八年田齐桓公午秦献公师隰元元二十二年/楚 王臧元 二十四年田齐威王因齐 二十五)
(年晋靖侯俱酒元立在/位二十六年子喜) 丙午烈王元年(是年越王之/侯元 韩哀)
(侯灭 郑桓
二年赵成侯种元侯四年宋辟公辟兵卫声/公训燕 公元 六年韩懿 魏惠侯罃元 七年宋)
(公剔成楚 (第 34a 页)
  称于聘见上大夫之称互相备耳本篇是士礼而

  记独见大夫称谓者 士恒
与大夫作摈此皆摈者
  辞也故得附于篇与郑君不晓阙文注故未尽合
  然其意亦非如疏所云也郑云不称寡君 (第 51b 页)
 (楚必争之地也馀张氏洽曰自桓二年郑已惧楚而/会邓至此三十 年而后受兵楚之威不轻用盖如)
 (此虽赵氏鹏飞曰楚十四年入蔡十六年伐郑齐桓/公 患之力未能制也 李氏廉曰 郑桓
始寄帑于)
 (虢鄫得十邑而国之前华后渭左洛右济主苤騩而/食溱洧实春秋要领之国而南北之枢纽也故楚祸) (第 5b 页)
 (始慑服则楚之不复加兵于郑小白之力也郑伯曷/为背齐而附楚耶圣人备书其逃盟乞盟之事以罪)
 (郑伯见义之不明自此至十七年小白卒楚人绝迹/于 郑桓
之伯功盛矣 张氏洽曰郑伯欲与于盟而)
 (不可得桓公以首止之逃外之也亦足以见伯权之/重而可以使郑伯 (第 11b 页)
 (胡氏谓书以邾子来而不讳者欲见后书归/邾子之为能去其恶而与之也其义迂矣)
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左传(宋人围曹 郑桓
子思曰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初曹人或梦众君)
  (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 (第 40a 页)
  公故直书而不避也不言灭明年鲁归邾子禾能
  有其国也在外曰以归在内曰以来内外之别也
宋人围曹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左/傅)宋人围曹 郑桓
子思曰(桓/谥)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
 可以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
 于社宫(社宫/社也 (第 12b 页)
 之首邶鄘则卫之所灭美刺则同依其作之先后故
 邶鄘先卫周则平王东迁王爵仍存不可过于后诸
 侯故次于卫 郑桓
武夹辅平王故次王齐则异姓诸
 侯又以太师之后国土仍大故次郑魏国虽小踵虞
 舜之旧封有夏禹之遗化故次齐 (第 21a 页)
  集说(范氏处义曰小雅无厉王之诗郑氏以为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皆厉王之诗也毛)
  (氏作传迁其第因改之耳其说曰师尹皇父不得/并政袖姒艳妻不得偕宠番与 郑桓
不得同位先)
  (儒非之谓使师尹皇父番与 (第 19a 页)
郑桓
先后共事袖姒/以色居位谓之艳妻其谁曰不可又谓韩诗之次)
  (与毛氏合案幽王八年以郑桓公为司徒安知其 (第 19a 页)
 (伐郑齐桓召陵之役楚始慑服则楚之不复加兵于/郑小白之力也郑伯曷为背齐而附楚耶圣人备书)
 (其逃盟乞盟之事以罪郑伯见义之不明自此至十/七年小白卒楚人绝迹于 郑桓
之伯功盛矣汪氏曰)
 (春秋书王人者三盟洮书王人常例也救卫书王人/子突褒之也盟翟泉书王人贬之也于洮诸 (第 8b 页)
 (施于人此春秋之文也唐陈氏曰夹阵而获其君则/曰获入国灭国而以其君归则曰以书于诸侯则曰)
 (归于鲁/则曰来)
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左传宋人围曹 郑桓
子思曰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
(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 (第 42b 页)
   外侵伐三
诸侯交兵赵氏于伯盟之大亦已详著矣此外如文宣
以前隐元之杞人伐夷隐五之曲沃伐翼隐十一之息
侯伐 郑桓
四之秦师侵芮桓六之楚武王伐随桓九之
伐曲沃桓十一之楚败郧师于蒲骚桓十二之楚伐绞
桓十三之楚伐罗庄六之 …… (第 320b 页)
   戎狄

戎狄侵中国必有伯而后书僖自八年狄伐晋终僖公
之世凡十许次时齐桓兴伯而狄人不逞屡书以见伯
者攘夷之功是有伯则书也若于隐九年北戎伐 郑桓
六年北戎伐齐皆不书诸侯无王自相侵伐中国之势
不尊春秋志在诸侯而戎为列国患不复书急先务也
晋襄公以姜戎 (第 324b 页)
 计也(隐三年初宋宣公舍其子殇公而立其弟穆/公公将卒使其子冯出居于郑而立殇公殇)
  (公立忌冯而伐 郑桓
二年华督弑殇公立冯是为/庄公僖二十八年卫侯郑惧晋奔楚使元咺奉其)
  (弟叔武受盟于践土或诉元咺于卫 (第 32b 页)
 (召陵之役楚始慑服则楚之不复加兵于郑小白之/力也郑伯曷为背齐而附楚耶圣人备书其逃盟乞)
 (盟之事以罪郑伯见义之不明自此至十七年小白/卒楚人绝迹于 郑桓
之伯功盛矣愚按春秋书王人) (第 54a 页)
 (施于人此春秋之文也唐陈氏曰交陈而获其君则/曰获入国灭国而以其君归则曰以书于诸侯则曰)
 (归于鲁/则曰来)
(景/)人围曹(阳/)冬郑(声/)驷弘帅师救曹(左传宋人围曹 郑桓
子思曰宋) (第 28b 页)
 正传曰书宋人围曹罪陵弱也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正传曰书郑驷弘帅师救曹善之也恤灾救难固春
 秋之所善也左氏曰宋人围曹 郑桓
子思曰宋人有
 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郑师救曹侵宋愚按此则
 郑之救曹虽出于有意而其事则善矣故春秋与进 (第 35a 页)
君图之吴子从之(为明年吴/伐我传)○宋人围曹 郑桓
子思曰
(林子思子产子/国参也桓谥也)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冬郑
师救曹侵宋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 (第 4b 页)
  厉王之诗郑氏以为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
  四篇皆厉王之诗也其说曰师尹皇甫不得并政
  褒姒艳妻不得偕宠番与 郑桓
不得同位此其所
  挟以为厉王者也使幽王之世师尹皇甫番与 (第 38a 页)

  桓
先后在事褒姒以色居正位谓之艳妻其谁曰
  不可且汉儒异师相攻甚于仇雠苟毛公诚改诗
  第则他师将不肯 (第 38a 页)
孝瞽瞍允若然后四岳举之尧乃妻之则当无不告而娶之事此章不告而娶云)云只可论理要非实事盖战国时人多好事处 士恒
妄言如曰孔子主痈疽侍人曰百里奚 (第 40b 页)
世教育人才若此之盛也四下应初九伏处退藏修其天爵皆四之所畜苟或饥寒而不得遂其愿或沉沦而不得显其身草野之 士恒
比比也致谨于童牛而加之牿训于蒙士才无不就野无遗贤矣吉之大者也未角者 (第 52a 页)
 国有郑则足以据北面南而为政于天下周召之所
 以分陜而治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之国莫不从教
 者也及其衰也荆楚抗衡中夏则必争 郑桓
文攘却 (第 22a 页)